收藏級紫檀家具,就是指嚴格按照傳統工藝和樣式制作,能完整體現紫檀家具精髓,具有較高收藏潛力的家具。蘇作儒匠張正基指出,用料考究、產品靠“譜”、工藝精湛是藏品紫檀家具必須邁過的三道坎。
先說用料,人們常說的“金星牛毛紋”紫檀因稀少而被珍視,是小葉紫檀中的超級好料。若隱若現的“金星”發出熒光色,如牛毛般的紋路述說著原木生長極為緩慢。關于金星的成因,是由于山區的土壤富含重金屬,小葉紫檀在生長過程中吸收這些礦物質,儲存在棕眼中,礦物質與空氣、紫外線起反應產生金星金絲。在一般買家眼里,小葉紫檀家具只要料真就物有所值。其實,雖同為紫檀,有無挖補(用很多碎料拼接打磨黏結成整料)價值差別很大。按市場行話講,紫檀用料可分為里外不補、見光不補、里外挖補三個層面,同樣一件器物身價差異可達數倍。
相關閱讀:木香洗心 淡然似仙
再說靠“譜”,就是指必須按故宮明式家具圖譜打造高器型家具。想當初,香山幫匠師用硬木打造出本色新家具,流向京畿深得帝皇寵愛。這些家具不僅代表一個歷史時期,更是中國歷代優秀工匠工藝載體的直接體現。由是可知,一件好的紅木家具,器形是美的基礎,那些宮廷器型傳承著蘇作文脈,必將成為永恒的經典。為此,張正基連續多次到故宮進行實地測繪后繪成圖紙,并請專家教授把關,對多種坐具的高度、靠背、扶手進行改良,務必做到造型精到。
還有工藝,必須繼承傳統技藝,絕不能“摻沙子”。就拿生漆工藝來講,多達30多道工序稍有疏忽便直接影響質量,遠比燙蠟工藝復雜。此外,生漆屬天然漆樹液,具有環保無毒、漆膜耐久等特點;燙蠟原料分為食用蠟和工業石蠟,食用蠟雖環保,但工業蠟富含二惡因。那么,燙蠟與生漆兩者到底有啥差別?張正基拿起滾燙的一杯茶放在燙蠟條案上,杯子印跡清晰可見;隨后用打火機給生漆條幾加溫,許久表面居然沒有任何變化,生漆不怕火燒果然名不虛傳!更何況,紫檀家具只有做生漆才能形成皮殼和包漿,何談收藏價值?張總表示所謂的南漆北蠟,皆因市場上生漆工藝瀕臨失傳而人為杜撰。
好貨不一定賣天價,天價不一定是好貨。說到底,企業做紫檀家具要摸摸良心,消費者選購紫檀藏品還得靠自己的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