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這是一首幾乎孺婦皆知的詩,《送別》。詩人是近代傳奇人物李叔同,司馬異更喜歡稱他另一個名號,弘一大師。
1880年10月23日,一代奇才李叔同生。
1942年10月13日,一代高僧弘一大師圓寂。
圓寂前兩天,弘一大師用盡最后的力氣,留下四字絕筆——“悲欣交集”,以為一生之概括。
悲欣交集。
前半生,翩翩濁世佳公子,后半世,遺世獨立一孤僧。弘一大師的人生,絢麗至極而歸于平淡。
弘一大師二十六歲時,東渡日本,作一首《金縷曲》臨別祖國。詞中一句“二十文章驚海內”,盡顯年輕自負之得意。
事實上,弘一大師并不是年屆二十才顯文氣,早在他十五歲時,就誦有“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的名句。
這是一個資質絕高才華橫溢的天才人物。
弘一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等眾多才能于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同時,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弘一法師取得中國近代歷史第一的成就,有十三個:
第一,1906年考入日本東京最高美術學府學習西洋繪畫,主持創辦中國第一個話劇社團“春柳社”。
第二,1906年主編中國第一本音樂刊物即《音樂小雜志》介紹西洋音樂和自己創作的歌曲到國內發行。
第三,1907年組織中國第一部話劇《茶花女》在日本東京為國內賑災義演,親自主演茶花女,開中國話劇先河。
第四,1908年作為中國第一位將西方通俗音樂介紹到國內的音樂家,如填詞《送別》傳唱百年至今。
第五,1912年中國采用圖文廣告藝術第一人,時任上?!短窖髨蟆访佬g編輯。
第六,1913年第一位編著《西方美術史》教材,講授西方油畫藝術。
第七,1914年中國美術史上第一位采用男模裸體寫生課教學的美術教育家。
第八,1914年最早介紹《石膏模型用法》用于西畫教學。
第九,1915年最早創作、倡導中國現代木版畫藝術的教育家。
第十,1915年最早撰《西洋樂器種類概說》,開創了鋼琴音樂教學的先河。
第十一,1931年第一位自撰自書佛教對聯集——《華嚴集聯三百》弘法利生。
第十二,第一位重興泯滅了八百余年最難修的唐朝南山四分律宗。
第十三,第一位對傳統書法審美觀進行革新的藝術大師,他的書法稱古今絕無的“弘一體”。
弘一大師的傳奇,不單在于他的全能才華,更在于他在俗世最輝煌的38歲時“突然”拋棄一切皈依佛教出家為僧。
從前司馬異總覺得,以弘一大師的才華,應該為塵世多做貢獻造福蒼生,但他后半生削發為僧遺世獨立,實為可惜。
現在司馬異,閱過人生經年,稍稍有點領悟大師所為。
弘一大師在寄給友人的遺書中寫有詩偈: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你問我將如何安身?但只見春滿花開,皓月盈空,一片寧靜安詳,那便是我的歸處 。
誠如朱光潛說,大師是“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業”。
我突然想起張良、范蠡。
我想,世上有這么一種人,他就像上天派來的精靈,卓越非凡,在蕓蕓眾生中如鶴立雞群,輕盈吐納,便可造化萬千,常人敬畏為“曠世天才”,他往往在絢麗之極輝煌盡處,“突然”抽身離去,演繹另一種決然不同的平淡,常人又無比懷念,謂為“傳奇人物”。事實上,他所有的幻化絕非“突然”,一切盡在他原本的自然而然之中。
弘一大師并非突然為僧,因為他原本定是人間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