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發布,文件中多處提及新能源發展目標和規劃,可見國家對于光伏等新能源的重視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首先,在2035年的遠景目標中提出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重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
其次,繼續將新能源產業列為了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
第三,提出了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能源革命,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加強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加快油氣儲備設施建設,加快全國干線油氣管道建設,建設智慧能源系統,優化電力生產和輸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提升向邊遠地區輸配電能力。
第四,特別提出“發展綠色建筑”強化綠色發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發展綠色建筑。
建議稿中還提出,“確保國家經濟安全,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今年9月,我國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落實和積極執行碳減排并最終實現碳中和,將成為未來40年我國能源發展,甚至經濟發展的核心主線之一。
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高比例電力消費的終端用能結構,是實現這一目標幾乎唯一的路徑,在如此宏大而明確的目標背景下,電網消納及調度壓力、不同電源類型之間的利益博弈等“阻力因素”都將逐漸靠邊站。
光伏發電技術降本空間大、技術進步快、產業化確定性強,是未來主要發展的低成本節能發電方式之一。隨著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新增裝機規??焖僭鲩L,同時憑借成熟的商業模式和很強競爭力的成本,光伏距離全面廣泛應用已經為時不遠。
官方層面亦透露出積極信號。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出席第十六屆中國太陽級硅及光伏發電研討會上提到,“十四五”期間要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本低于化石能源的優勢,優先發展優先利用,把可再生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要方向。
隨著光伏的發電全面進入平價上網階段,“十四五”期間,國家能源局將繼續大力推動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調動各方參與光伏發電的項目的建設的積極性,積極推動各地建設一批光伏發電基地,依托價格優勢托底市場規模,保障我國光伏產能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各國對氣候問題重視度提高以及光伏發電經濟性的不斷提升,光伏行業未來發展前景越趨明朗,光伏終端需求有望在較長時間內呈現增長趨勢。想要實現規劃提出的遠景目標,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必不可少。因此,在國家強力推動的大背景下,未來光伏必然還將迎來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