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觀設計公司重視整體環境的連續性和景物之間的相鄰性之間,也要保證景觀大道和諧統一的效果。連續律即視覺的連貫,也包含了相似性與接近性的原理。譬如有些場合,建筑形態或環境風格具有明顯的差異.但巧妙運用相鄰性原理是可以表現出環境連續性的
(1)鄰近律。人們容易將空間位置相近的客觀事物知覺為一個整體。譬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知覺方塊,若在空間上彼此接近,容易被感知為一個整體;再譬如注視一排豎線,人們往往以其平行遠近的排列而知覺為幾組。這是由于相互接近的物體容易作為一個體而被感知,從而使這些物體緊密連接成為穩定的形體。這種組合處理得好.能在構圖美學上獲得充分的表現力,并形成親切的小環境。景觀的空間位置定律
(2)相似律。所謂相似.是指物體的大小、形狀.方向、材料、顏色等物理屬性上的相似。相似律的要義在于說明有數個知覺對象同時呈現時,條件相同或相似的項目會被組織為一個圖形。許多研究表明,按照這種"相似性原理",在一個式樣中,各個部分在某些知覺性質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有助于我們確定這些部分之間關系的親密程度。譬如游人與游人之間的態度、信念和價值觀以及社會背景.文化程度、儀表、相貌比較類似,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容易把它們知覺為同一類別或某一群體。再如廬山、承德、青島、昆明各有獨特之處.但許多人仍然把它們知覺為避暑勝地。
相似不僅僅局限于物體看上去屬于一組,相似的單位還能進一步構成某種式樣。一個視覺對象的各個組成部分,越是色彩、明亮度、運動速度、空間方向方面相似.它看上去就越是統一。類似相結合對視覺起一種"力場"的整合作用。在景觀設計上,常運用形狀的相似、色彩的相似乃至位置的相似.進行巧妙的組合,而達到理想的效果。相似性與非相似性永遠是相對的,往往要看景物所處的場合。眼睛的掃描是由相似因素引導著的.相似的、同類的形象容易組合得完整,類同因素的存在能夠弱化視覺反映引起的緊張心態,在景觀設計中.這種掃描線路對構圖與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3)封閉律。也稱完形的傾向。"完形"意即完整傾向,圖形中小的缺失部分被填充,成為整體。如一個不連貫線條的三角圖形,由于觀察者的經驗,看起來似乎仍是一個完整的三角形,也就是缺口 "封閉"了,線條"連接" 了.這是一種依據經驗推論的定律,即封閉律。中國廟宇庭院所形成的圍合空間,也表現了這種封閉律。
若幾個具有完形傾向的景物組成一種封閉性組合空間,則這幾個知覺景物容易構成一個有鮮明的空間形態的整體知覺單位。如大觀樓、西山、海埂公園、民族村是坐落在昆明滇池附近的幾個旅游景點,由于它們都環繞在滇池附近,構成了一個旅游知覺單位,往往被人們知覺為滇池游覽區。
(4)連續律。圖形中的部分被組合在一起,以致圖形中的光滑線產生最少數量的中斷,把它們知覺為整體。例如幾個旅游對象在空間和時間上有連續的特征,就容易被人們知覺為一個整體。連續律涉及視覺對象的內在連貫邏輯性,一個構圖單位的形狀越是連貫,它就越易從它所處的背景中獨立出來,一條貫穿的直線看上去比纏繞著它的不規則線條更為突出。連續律能夠構成環境間的協調關系和景觀的整體性。當游人行進時,所見到 的景物呈一種連貫的或有著內在邏輯的狀態,人的知覺會保持一種連貫性、延續的和諧印象。在旅游環境的視覺效應中.大小、形狀和色彩的連續性是最有活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