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我的請舉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
愛我的請給心???? 點擊分享到朋友圈
愛我的請留言 ???
4400公里,
這是中國東部經濟發達省份浙江
與阿克蘇在地理位置上的距離。
3年,1096天,
這是浙江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在新疆的日日夜夜。
從2014年到2016年,
如今,
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即將踏上歸程。
他們說,
援疆三年,時間有限,
但是一路上收獲了
無盡的溫暖與感動。
2014年以來,寧波市援疆指揮部圍繞促進庫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投入援疆資金4.2億多元,完成援疆項目45個,樹立了“隊伍好、反響好、成效好、服務好、作風好”的“五好”形象,得到當地肯定。
民生援疆成效明顯
、用于基層”的要求,安排援疆資金3.6億多元用于12個民生項目,惠及庫車各族群眾,。實施“安居富民”工程,庫車縣近2.4萬戶農牧民居住條件大幅改善。全面完成阿格鄉康村新農村建設,全村基礎設施、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位居南疆前列,集中展示了“安居富民”工程成果,為康村如期脫貧打下扎實基礎。建成庫車縣傳染病醫院,成為阿克蘇地區第八批援疆單體最大的民生實事項目,服務范圍覆蓋阿克蘇地區東四縣100多萬人,極大提升了東四縣傳染病定點收治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成為對口援疆的標志性建筑。建成兩所城區高標準示范性雙語幼兒園,設計水準、施工質量不亞于寧波同類幼兒園。
智力援疆全面深化
智力援疆全面深化。統籌規劃,前后聯動,開展訂單培訓,組織220名市高層次專家短期指導,選派庫車縣550名黨政干部、專技人員赴寧波掛職進修,培訓當地雙語教師3233名,從業資格和崗位技能培訓近6000人次,定向培養20名醫學類大學生,資助484名貧困家庭大學生順利入學。深化幫帶頂崗,建立三級聯動人才幫帶培養體系,高標準建設鎮海中學名師工作室等三個人才工作室,發揮援疆人才作用,助推庫車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幫助學校升格為阿克蘇地區庫車高級技工學校。注重項目創新,體現寧波特色優勢,組團式教育援疆、目標化醫療援助、協作型反恐維穩成效明顯,受到自治區領導肯定。推動兩地專家建立結對培養183對,基層單位結對共建182對,促成寧波市電商研究院等院所與當地院校合作共建,智力援疆邁入“互聯網+”時代。
產業援疆穩步推進
抓產業引項目,引導鼓勵本土創業,建成比西巴格鄉家庭創業服務中心和烏尊鎮“兩姐妹”針織刺繡合作社,扶持庫車針織類家庭創業178戶,解決少數民族婦女就業864人,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引進寧波農業先進技術,推廣“甬甜5號”甜瓜新品種,建設肉用多胎羊標準化集中養殖區,助推特色產業發展。組織寧波近百家購銷大戶參與庫車農產品產銷對接,協議采購林果3300噸4500萬元,兩年食博會累計銷售新疆農副產品500多噸800多萬元。加強援受雙方互動,組織157批次1100人次兩地企業投資考察,協助舉辦各類項目推介會48場次,簽約投資項目52個,協議投資60.21億元。扶持電商產業發展,協助庫車縣成功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支持庫車國民村鎮銀行優化金融服務,創新產品類型,金融服務覆蓋全縣13個鄉鎮。
文化援疆扎實開展
探索文化援疆新思路,建設示范禮堂,引領文化陣地。建成15所示范性農村文化禮堂,。借助名家名片,唱響文化組曲。委托知名作家、劇作家采風創作,援疆紀實散文《康村,嗨伊那》在《人民文學》發表,話劇《戈壁灘上的援疆英雄》草創完成,免費提供《向東是大?!返?部優秀電視連續劇播放版權,資助出版庫車非物質文化遺產維漢雙語通俗書籍教材,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項目。開展“文藝走親”,共建文化家園。組織兩地近100人次文藝工作者交流互訪,舉行兩地書畫展,促進文化互動,庫車農民畫展作為寧波市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系列主題活動之一,在甬展出。
陳欣,1979年10月生,
援疆前:寧波市教育局辦公室副主任
援疆后:寧波市援疆指揮部專業技術組副組長,、庫車縣教育局副局長
心所系,他鄉亦故鄉
2013年底,經過層層選拔,我終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援疆干部。三載寒暑,倏忽而過,常感責深任重,時不我待。援疆是一段閃亮的歲月,這里有思索、有拼搏、有收獲;援疆又是一段柔軟的時光,這里有交融、有關愛、有守望。
援疆是重托——
生有涯,任重致遠,豈敢負
援疆人承載著國家意志,肩負著為國家分憂、為新疆奉獻的使命。進疆前局領導對我說:“援疆既是信任,更是考驗,局里會全力支持你”,這番話給了我莫大的鼓舞。三年來,我時刻牢記組織的重托,努力從高位思考,于細處著手,盡力協助當地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干部人才隊伍。
援疆是責任——
志所驅,窮山距海,不能限
在一次雙向交流的行前動員會上,庫車來甬的同志表示要帶馕來寧波,這給我很大的觸動。帶馕遠行既是習俗傳承,也反映出對新環境的不適。援疆不但要援人財物,更要援理念和思想。三年來,我協助分管副指揮長和辦組長,建立了“援疆人才—當地專業技術骨干—當地專業技術人才”三級聯動的人才培養體系,力爭盡可能在當地培訓人才,先后培訓6730人次,組團式教育援疆、目標化醫療援助受到新疆自治區和當地的肯定。
援疆是堅守——
積跬步,行思坐想,篤行之
援疆要真抓實干,以最大的努力贏得真心點贊。三年來,我堅持做甬庫兩地的牽線人,推動兩地專家建立結對培養183對,基層單位結對共建182對,庫車結對人才的綜合能力和工作水平有所提升。用心做援疆人才的知心人,引導他們全身心支醫支教。努力做疑難雜癥的經辦人,提升當地醫護人員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破解當地“雙師型”中職教師緊缺等難題,獲得當地領導的肯定。
來過方知任重,處過才知責深。三載砥礪,歸期在即,返鄉亦如離鄉,兩份牽掛,一種不舍。唯有不忘初心,闊步前行,共繪新疆大美,同望大美新疆!
知黨恩 感黨恩 跟黨走丨 遼寧艦阿克蘇籍退役女兵“奉獻青春 報效祖國”巡回演講會走進庫車
本期編輯 :馬玫
初 ? ? ? ? 審:張瑩靜
終 ? ? ? ? 審:索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