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讓大家看得非常爽的《碟中諜5》,普通影迷看阿湯哥耍得一手老帥,看西蒙?佩吉耍賤萌;文藝影迷可以看看里面都用了什么手段向經典電影致敬的。
比如讓大家頗為驚艷的維也納歌劇院殺人事件,眼尖的影迷都看出來了,這是向希區柯克1956年翻拍自己同名作品的彩色版《擒兇記》致敬。這一點,導演克里斯托弗?麥奎里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并不否認,他說在拍攝前就已經看過很多遍,并且算計到大家會看出來這一點,他還頗為自得。
擒兇記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導演:
《擒兇記》說的是詹姆斯?斯圖爾特、多麗絲?黛扮演的夫婦到摩洛哥度假,無意中攤上了大事,得知有人要在倫敦進行一項刺殺行動(后來他們知道是要刺殺首相,片中沒有點破,即刺殺丘吉爾),兇手自知陰謀敗露,綁架了他們的兒子。全片高潮就是在歌劇院,一邊是斯圖爾特劇院外心急如焚要上前破局,一邊是多麗絲?黛在歌劇院眼看著兇手就要行兇,遂尖叫示警。短短4分鐘的戲,緊張磅礴的交響樂代替對白,希胖藝高人膽大,并不需要用對白來推進劇情,全靠音樂和演員的表演,當交響樂進入高潮,兇手聽著節點將要行兇,也是觀眾的神經快要繃斷之時。
來,我們來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
片長:3分41秒
又一部表情包片啊。大家找來看看,推薦。
歌劇院殺人事件這個梗后來被很多人玩過,到了2015年《碟中諜5》還玩,這一次,還加入了3P模式,Rebecca Ferguson扮演的女殺手加入,這種螳螂捕蟬的玩法,又暗暗向《龍虎風云》、《落水狗》偷師了一把。是不是抄得好抄得妙?正如港產片和TVB都很愛用的臺詞:橋不怕舊,最緊要受(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誰抄得好就是王道)。
不過莫道湯哥君行早,更有早君人。2007年這個梗也被馬丁?斯科塞斯玩過。當年老馬替一個西班牙菲斯奈特的起泡酒Cava拍過一個廣告,這個廣告是個10分鐘的短片,叫《陳釀的關鍵》(The Key to Reserva):
片長:9分55秒
片中老馬飾演自己,話說他無意中獲得了一份3頁半的希區柯克殘稿,就叫The Key to Reserva。當年希區柯克還沒來得及拍,老馬這位全美前十名的希區柯克迷焉能不替偶像完成未了之愿?更何況,老馬是全世界最知名的電影保護專家啊,更責無旁貸了。
故事講述Simon Baker扮演的神秘人到達歌劇院,他在尋找一個東西,他在包廂的燈泡里看到了這個東西:一把鑰匙。
當時音樂廳正在演出,其中一個表演者提琴手Leonard留意到有情況發生,在表演中離場,他和同伙指揮手正計劃劫持Simon Baker的妻子。
兩人廝打了起來,肢體沖突中,Leonard從包廂墜落。
費這么一番心思,原來就是要用這把鑰匙打開香檳格嘛,費這個勁。
逗你玩的還不止是這個,這個所謂希區柯克的遺稿也是老馬瞎編的!
不過不要生氣,這又是一個考驗影迷眼光的游戲而已。老馬在片子里還埋藏了其他希區柯克梗,純影迷的致敬,你能看出來嗎?
比如這個,很明顯是《群鳥》梗:
還有這個,《迷魂記》嘛!
還有其他的,留待大家看視頻玩猜猜猜了。
不過,玩了這么一把懸疑+影迷功力測試,大家還記得那支起泡酒嗎?這廣告拍得如此任性,甲方是怎么想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