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色字體京劇藝術?一鍵關注
11月13日,?由張火丁主演的“國戲版”現代京劇《江姐》在國家大劇院演出。18日,中國戲曲學院舉辦“程腔張韻與戲曲流派的創新與發展——張火丁國戲版京劇《江姐》座談會”。座談會以國戲版《江姐》為切入點,圍繞“程腔張韻與戲曲流派的創新與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座談。
????趙景勃(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研究所教授):戲曲流派的形成要有以下幾個元素:第一要有特色,即藝術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化的技術,并能自立于劇團;第二要有代表作,也就是要有獨創的經典劇目,包括膾炙人口的精彩唱段和表演段落;第三要有后學者,即傳演于舞臺的趨勢;第四要受到業內外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認可。如果具備了這四個條件,基本上就形成了一個流派。
????流派是一個動態概念,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如何形成新的流派,入門的時候一定專學一家,之后才是融匯百家,在更廣闊的視野內吸收百家精華。程硯秋先生的唱腔融匯了梅派、尚派等,最后以他本人嗓音條件為基礎,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自成一家?;鸲‖F在到了融匯百家的時候了,流派的發展就是在融匯百家的時候顯現出自我。宗師有新,似師有異。宗老師的時候要有新的東西,要有不同于老師的異處?;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前輩把字、味唱到了極致,但唱腔的空間還有,下一階段很可能就會轉入了唱韻味、抒發感情的時代。
????程腔張韻的提法很好。為什么火丁的觀眾群里年輕人和知識分子比較多?這個現象值得我們研究。程派張韻要和時代的文化相契合,應該讓京劇藝術充滿更濃郁的文化氣息。
????火丁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她的心靜如止水。靜了就容易細,功力在末端,最細微的地方最能打動人心。比如說火丁在舞臺上有松弛感,但她松弛而不松懈,反而更有氣場。外在松弛必須內在充實,在火丁的身上就有這樣的辯證法。
????凡是流派創始人都有自己集大成的作品,諸如程硯秋的《鎖麟囊》,馬連良的《趙氏孤兒》,李少春的《野豬林》等。這些戲不僅是技術的集大成,而且對于京劇藝術的整體也有引領作用?,F在火丁的戲碼也比較獨特,除了程派的戲之外,她自己也創作了好多戲,比如說《梁?!贰栋咨邆鳌返?。一個人的藝術追求往往有傾向性,梅先生多演仙女,荀先生多演少女,程先生多演烈女,尚先生多演俠女,而火丁演的貞女比較多,她唱出了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至于哪個戲將來能成為火丁的集大成者,還需要時間和磨煉。
????李文才(中國戲曲學院京劇系教授):所有程派的戲,火丁基本都唱,而且有自己的體會和發展,從聲腔到身段都有自己的變化。她的新編戲《梁?!泛艹晒?,現在《江姐》也很成功?;鸲〉谋硌菔冀K不離程派的法則,聲腔上始終使用程派唱法,但又開創了程派現代戲的新格局,這出戲再次證明火丁確實是當今程派藝術的領軍人物。但這個戲也有十多年的時間了,劇本前半部分有些松散,入戲慢了些,要適當修改。
????成為流派非常困難,要經歷時間和實踐兩方面的考驗?;鸲〗涍^了幾十年的打造才有了被稱為“程腔張韻”的資格和能力?;鸲≌斈?,要給火丁創造良好的環境。我相信在學院的支持下,火丁一定會成為一個旗幟和流派。
????白燕升(著名媒體人):演員選什么戲是對自己的考量,如果自己定位準確,可能就會脫穎而出。十五年前,張火丁找閻肅寫這個戲,就因為她清楚以自己的氣質、心理狀態和能力是可以塑造好江姐這個形象的。在《江姐》中,她一上場觀眾就對她報以熱烈掌聲,這不是對張火丁多年積累下來的聲譽的認同,而是對張火丁就是江姐的認同。江姐的凜然正氣張火丁身上都有,這是很多女演員身上沒有的。
????這出戲的幾處細節處理讓人印象深刻。比如見到老彭人頭的時候,她體態的造型先是一緊,再往后一退,一個踉蹌,把人物的內心情感傳達得細微傳神。
????提兩點小建議:這個戲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再豐富一些;還有個別的地方是為了表現江姐的高大上,火丁的動作稍微有點僵硬,甚至用力過猛,稍微收一點會更好。
????我想借用費孝通先生的四句話引用在張火丁身上。第一句是“各美其美”,即每個人都要欣賞自己的美,火丁是非常自信并且驕傲的藝術家,她有自己的堅持;第二句是“美人之美”,即還要懂得欣賞別人的美,藝術家要有胸懷,不要老覺得自己是最好的;第三句是“美美與共”,就是別人的美和自己的美要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第四句是“天下大同”,達到天下大同之美的時候也就是流派誕生的時候。我希望張火丁的流派早一點誕生,讓我們一起為這樣一個新流派的生態環境的營造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看了《江姐》以后,覺得火丁老師給觀眾的印象誰也復制不了。關注這樣的人物我們覺得很有價值,她給你的絕美一定是驚喜,不是你預想得到的。她扮演的江姐,顯現出一個革命女性除了理想信仰上的美以外,還有人性上的美。
????這次國戲版《江姐》有超越的價值,更有回歸的價值?;鸲±蠋煂愕乃茉煸谝欢ǔ潭壬项嵏擦藗鹘y革命者形象中概念化的處理方式,基本上做到了時代化、大眾化,有超越價值?,F在很多戲曲演員往往上演的戲很多,但真正能讓老百姓傳唱、認可的很少,但張火丁做到了。
????繼承和創新是藝術的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創造和評論也是這樣。在火丁老師的藝術發展道路上,很多評論家都很關注。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真誠的評論很重要,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對張火丁的關注也是出于這個良好的愿望。
????張堯(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火丁的四功五法、獨特的藝術感悟、嫻熟的節奏控制,都值得我們總結。歷史上眾多的開宗立派的大師沒有一位是自己設立的,張火丁也是這樣。我們要營造藝術人才健康成長的生態環境,不能求全責備,讓她的創派水到渠成,使她順其自然地被老百姓、被海內外戲迷和觀眾認可。
????通過國戲版的《江姐》和前面火丁的一些現代戲演出,我認為程派藝術的可塑性和延展空間非常大。在這出戲中,火丁在唱腔方面的創新很多,至少是五段——“春蠶到死絲不斷”、“繡紅旗”、“紅梅贊”、“無聲告別”、“看長江”等。程派藝術善用水袖,可江姐穿的是大衣,水袖用不上了,只是拿一個小包上場,從氣質、臺步、身段,火丁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和創新。她成功化用傳統的四功五法,又把它們美化、提升。從傳承到創新中有流派精髓的弘揚與發展,既要演江姐,又要考慮到流派。萬瑞興老師的唱腔設計,謝平安老師的舞臺調度,都有助于創新,但真正化到演員身上,從傳承流派到新的人物形象的出現,還需要演員個人的創造和發展?;鸲≡谒茉旖氵@個人物的過程中,經歷了從行當到人物藝術個性的張揚。如果她只是演行當和程派,就沒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我對這一版《江姐》的建議,第一是希望能多增加演出場次,讓演員多積累點經驗;第二是加強人物之間的磨合,使節奏更加緊湊。奪軍火這場戲的武打編排還可以再加以創新,武打的節奏感不夠,讓人感覺有點假。這一場戲中,,但觀眾卻沒有看到江姐的具體動作,要從人物角度加戲份。表演方面,目前釘竹簽和鐵鏈的舞蹈還不夠,她受刑方面還可以再展開。還要考慮念白,真假嗓的結合問題。一出大戲,尤其是用程派塑造革命者形象,其中的念白問題值得探索。
????于軍(劇中雙槍老太婆扮演者):我跟火丁合作了十幾年,我對她的為人、對她的藝術態度都非常欽佩,跟她合作是一種享受,也有壓力。這部戲是比較完整的,程派能演出這樣的現代戲很不容易。這個戲有歌劇,有電影,再排京劇壓力很大。萬瑞興老師的編腔既有歌劇的東西,又有京劇的東西,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我能在王晶華老師退休以后接過雙槍老太婆這個角色,非常榮幸。希望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把這個戲再多錘煉、提高,爭取把這個版本流傳下去,成為國戲的一個典范。
????景璉璉(劇中藍洪順扮演者):程腔張韻的說法不是一下子跳出來的,而是火丁多年的厚積薄發。她在學習中踏踏實實,一招一式地繼承,在舞臺上把她自己的理念融入到正統的藝術當中。我們學習流派就是要把流派中正統的藝術繼承下來,再用自己的條件發揚它、塑造、表現人物,讓觀眾喜愛。
????劉新陽(國家藝術基金“戲曲評論高級研修班”學員):《江姐》是一出具有流派特色的現代京劇,它本身就是對京劇現代戲的探索。它最大程度地照顧了京劇觀眾,使這個戲既有很強的思想性,又有很強的觀賞性。
????程派的舞臺形象一般都是溫婉賢淑、具有古典美的人物,所以一般認為程派塑造現代戲的革命人物困難很大,但看完這個戲后,我對江姐的形象基本是認可的,達到了以程派藝術塑造革命英雄人物的目的。江姐是知識女性,張火丁對這個人物的把握比較準確。
????我非常期待國戲能把京劇《江姐》作為京劇現代戲的教學和實驗劇目,在繼承程派傳統藝術的前提下,繼續進行嘗試性的探索,成為中國戲曲學院的保留劇目!
????季紅莉(國家藝術基金“戲曲評論高級研修班”學員):京劇《江姐》在音樂方面的改革力度非常大,比如第三場的幕間唱加入了四川民歌元素。第五場的幕間唱加入了重慶民歌元素,很自然地通過音樂層次把觀眾帶到華鎣山下的茶館小店。第六場、第七場、第八場加入了交響樂的合唱、伴唱,第六場接頭伴唱情緒緊張,但是江姐為了拖住敵人,讓老藍脫身,她音樂的音調又非常沉穩,這些都是通過音樂的烘托,把人物心理的張弛有度恰切地表現出來。
????張火丁老師的唱腔有以柔克剛的程派魅力,幾個核心的唱段表現得非常到位。刑場那一場,“五洲人民齊歡笑”,前半場很含蓄,在這兩段里最有張力的時候松弛但不松懈,這個度非常難把握。她真正掌握了程派的含蓄內斂、低回幽怨、沉郁奔放的精髓,同時充分體現了她自身的旋律基調,讓江姐看起來又高雅又含蓄,不溫不火,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傅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十五年前,火丁感動了閻肅老師,把他的歌劇改成了京劇?;鸲∵@幾年有不少新劇目,《江姐》是文學性最強的,也是相對沒有瑕疵的一個劇本。
????近些年來,我們特別欣喜地看到,現代戲的創作正在努力跨越樣板戲的模式,尋找當代題材的突破。我們都知道高大全不好,但如何寫出生動感人的新形象,這是我們要解決的難題。京劇《江姐》努力在意識上擺脫樣板戲的束縛,取得了很大成功。
????這個時代的藝術家比樣板戲時代的藝術家更能理直氣壯地表明自己繼承了傳統,不像當年那樣諱莫如深。其實樣板戲在創作過程中也借鑒了傳統,但是那個時代的藝術家不敢說,也不愿意說,像火丁這樣的當代藝術家們可以特別坦誠地說出哪些東西是從傳統中繼承來的。
????另一方面,這個時代的藝術家也可以特別理直氣壯地講行當、流派和個性?;鸲】梢蕴孤实乇磉_自己的個性,用自己的唱法來唱?!督恪返某晒Ω疽饬x上是繼承傳統和張揚個性的完美結合,有這兩方面的結合才會有《江姐》這樣的好劇目。唱腔如果不彰顯演員自己的個性,沒有找到演員自己最好的狀態,就不會被人喜歡。大家把對張火丁的熱愛和喜歡,通過這個唱腔表達出來,二者之間就融為一體。喜歡一個演員、愛一個演員跟喜歡他的個性表達是可以融為一體的,沒有這種標志性的唱腔,沒有這種朗朗上口的能讓人記得住的唱腔,說喜歡一個演員未免有些空泛。只有彰顯了個性,唱腔才能出自己的韻味;唱出了自己的韻味,才可以流行。
????很多戲都有創新,但創新不要太多。很多人每寫一個戲都有新腔,但是可以流傳的幾乎沒有,而《江姐》一出來,她的“繡紅旗”、“紅梅贊”就開始在京劇界流行,這非常了不起,我們要總結這個經驗。新腔能夠流行才是創造的根本,因此我們不要在乎有多少創新,要在乎的是創造出來的東西有多少能流行,有多少能讓大家喜歡。
????火丁對《江姐》的選擇是非常特殊的,也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江姐這個人物跟火丁的個性之間有一點最契合的地方,就是她把所有的力量都包容在嫻靜當中。有內在力量的人卻用很嫻靜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火丁很多戲的特點。絢爛之后歸于平靜,這個靜不是簡單的沒有內容的靜,而是充滿了內容的靜。一個優秀演員能在舞臺上用很微小的動作讓你體會到它后面蘊含的豐富的東西。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江姐要走向刑場的時候,背對著觀眾,快到頂上的時候忽然停下來,肩膀細微的抽動。這是極其感人的場面。
????火丁以及《江姐》為我們這個時代紅色題材的創作和京劇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我們應該認真細致地總結經驗,讓京劇的路走得更好,讓更多的人能認識張火丁的價值和魅力。
????張火?。▌≈薪惆缪菡?、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著名程派傳人):京劇《江姐》凝聚了閻肅、謝平安、萬瑞興老師等眾多藝術家的心血,每次排演這個戲,我都非常懷念閻肅老師和謝平安老師。當年跟他們一起創作的時候接觸很多,兩位老師人都非常的好,對藝術極其執著。剛才專家們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下一步在學生版的《江姐》里我會認真地思考。舞臺上的每個人物都是我喜歡的。我初心不改,演好每一場戲是我永遠的追求。
????徐超(中國戲曲學院張火丁京劇程派藝術傳承中心主任):張火丁國戲版《江姐》是無愧于時代性和藝術性兼具的經典之作。從時代性來講,這出戲符合國家對戲曲藝術傳承和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作品。從藝術性來講,這出戲符合程派藝術規律和張火丁個人表演藝術規律,符合觀眾的審美要求。我們學院會認真學習和貫徹劉奇葆同志觀看《江姐》之后的指示和意見,及時總結經驗和不足。雖然此劇演出結束了,但我們要以此為契機,以張火丁京劇程派藝術傳承中心為平臺,以新編京劇《江姐》為切入點,認真貫徹北京市委宣傳部對于京劇流派研究的部署工作,研究戲曲流派的創新,對中國的戲曲藝術,特別是京劇流派傳承發展的歷史和發展邏輯進行梳理,以期指導當下京劇藝術的發展;要對建國以后的新流派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做進一步論證,看哪些流派已經形成,哪些可能會形成,哪些事實上已經形成但還沒有及時總結,為新流派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切實推動京劇藝術在當代的傳承和創新,打造中國戲曲學院的精品力作,打造符合時代要求的京劇藝術作品。
北京青年報 ?崔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