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區聽濤
近年來,被譽為意大利歌劇“麥加”、米蘭文化標志的斯卡拉歌劇院,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在國家經濟不景氣、公共財政資金日益減少的大環境下,劇院面對挑戰,努力開源節流,擴大營收渠道。2017-2018演出季,他們將推出比以往更加豐富的歌劇和芭蕾節目,以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票價最貴的歌劇院
? ?
今年4月,古典音樂專業雜志《古典之聲》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斯卡拉現為世界上票價最昂貴的歌劇院,它的票價在10年間增長了47%。如果在網上訂購一張新劇目首演門票,票價最高可達300歐元(約合人民幣2250元,比起中國的高票價也算不上離譜)。
歌劇院2017年預算為1.21億歐元。票價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政府對歌劇院的撥款逐年減少,歌劇院更加依賴私人捐贈、企業贊助和門票收入。米蘭市長喬賽佩·薩拉擔任斯卡拉歌劇院的監事會主席,他要求總經理亞歷山大·佩雷拉在劇院運營中節約開支。盡管社會捐助使歌劇院的資金基礎趨于穩定,但國家、倫巴達大區和米蘭市政府撥款減少的風險依然存在。
劇院的長期贊助商包括能源集團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和埃尼爾公司、輪胎品牌倍耐力、忠利保險公司、費尼利斯特媒體集團、倫巴底儲蓄銀行基金會等。從2015年起,斯卡拉歌劇院擴大了私人集資領域,在原有兩大類的基礎上增加了新分類。當時已有“長期贊助商”(600萬歐元給基金會,五年付清)、“支持者”(每年要求出資60萬歐元),又增加了“贊助者”,每年至少出資10萬歐元。按2014年通過的《藝術分紅法》,捐贈數額的65%可以減稅,這意味著更多的觀眾(主要由企業和私人組成)將會支持基金會工作,為斯劇院創造了新的資金來源。
在接受私人捐助數額方面,斯卡拉歌劇院僅次于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而名列世界第二。過去,意大利歌劇院的總經理們只是管理政府財政拔款,不用操心資金來源問題,但近20年來,所有歌劇院都面臨著財政拔款減少的窘境。佩雷拉在意大利國家廣播電臺的采訪節目中說:“總經理為劇院籌錢不是丟人的事,我一半的工作時間用來辦這件事。要知道,只有總經理全力以赴為資金事奔忙,劇院今后才能生存下去?!?
新演出季來之不易
? ?
經過數月爭論,劇院管理層終于就今后3年發展計劃和本演出季節目達成一致。2017-2018演出季要推出15部歌劇,而傳統上一般為12至13部(2015年米蘭世博會特別演出季除外)。
加強制作的建議并沒有使所有董事會成員都信服,以致于3年計劃推遲了幾個月才批準。倫巴達大區代表、,他們認為目前國家經濟形勢和前景不穩定,應當謹慎行事,制作費用的增長風險大,而公眾捐助的增長有限;即使經典作品上演,如何讓劇院坐滿觀眾也是一大考驗;理想模式是每年制作12臺、最多13臺歌劇??偨浝砼謇桌瓐猿终J為,大制作更有利于擴大斯卡拉歌劇院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國內外私人資金。
12月7日將要首演的作品,是意大利作曲家翁貝托·喬爾達諾(1867-1948)的歌劇《安德烈·謝尼?!?,指揮為里卡多·夏伊。在9部芭蕾中,有兩部是由莫斯科大劇院演出。指揮大師穆蒂的忠實“粉絲”們要耐心等到下個演出季再來看大師回歸了,。
新問題與新挑戰
? ?
2018年7月將逢瓦格納的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首演150周年紀念,歐洲知名歌劇院都先后加入這一輪“名歌手選拔賽”,不過這個比賽不是由艾娃來認定哪個歌手勝出,而是比拼哪家劇院能排出最好的作品來。
去年5月,《紐約堡的名歌手》的首演地——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推出了新版本,陣容強大,由基里爾·彼得連科指揮,約納斯·考夫曼飾演青年名歌手瓦爾特·施多爾青,沃爾夫岡·考赫飾演鞋匠名歌手薩克斯。今年3月,英國皇家歌劇院上演了由安東尼奧·帕潘諾執導的同一部歌劇,薩克斯由布萊恩·特爾福爾飾演,反響也不錯。今夏還有在拜羅伊特音樂節評委面前亮相的“紐倫堡尋找超級明星”。
斯卡拉歌劇院在今年3月也首演了《紐約堡的名歌手》,然而演出中狀況不斷,奧地利《維也納報》的評論不無調侃地說,斯卡拉在名歌手選拔賽中出局了。丹尼拉·加蒂的指揮開始時較粗略,隨著劇情進展音樂才變得豐富而精致。演員隊伍中,米歇埃爾·富勒在薩爾茨堡時就飾演薩克斯一角,這次也表現突出,從頭到尾充滿力量。馬爾庫斯·維爾巴飾演的貝克邁瑟也不錯,不過在會計和小丑之間變換過于頻繁。飾演艾娃的女高音杰奎莉·瓦格納比較薄弱。米歇埃爾·沙德原來擅長莫扎特劇中的男高音,這次勇敢地擔起了施多爾青這一角色,然而聲音不給力,最高音上不去,不光是最后的《獲獎之歌》,整體上也都沒有出彩。
實際上,劇目早在準備階段就一波三折,佩雷拉就想把斯特凡·海爾海姆執導《紐倫堡的名歌手》(薩爾茨堡版)照搬過來,很多人認為這是照顧私人關系,而規模過大也不適合斯卡拉舞臺,最終計劃被放棄。佩雷拉又轉向了瑞士蘇黎世歌劇院,將哈里·庫普夫2012年的制作在很短時間內加以引進,結果在舞臺上可以看到“二戰”后的紐倫堡一步步建設起來了,高樓在廢墟上崛起,但問題是人物的展現索然無味。
在發展新觀眾過程中,難免遇到新問題和新挑戰。日前媒體報道,由于天氣酷熱,一些觀眾穿著背心和短褲、腳踏拖鞋就進歌劇院看演出了,不光外國旅游者如此,有些本國人也如此,一些美國學生還在觀眾席里吃漢堡包。斯卡拉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對著裝有明確要求的劇院,并且在門票上印有提示,這些不合規范的行為引起了大部分忠實觀眾的不滿。劇院工作人員也無奈,只得對那些穿著隨意者說:旁邊有家H&M服裝店,您要不去買條長褲?
當然,也不乏令人自豪的消息。歌唱家安娜·奈瑞貝科對斯卡拉歌劇院情有獨鐘。2015年在薩爾茨堡首演后,她就向佩雷拉表示,希望在告別薇奧列塔這一角色之前到斯卡拉演出一次。佩雷拉稱,斯卡拉的大門永遠對奈瑞貝科開放,她想唱什么就唱什么,因為她是世紀歌劇女高音歌唱家,堪比瑪麗亞·卡拉絲、雷納塔·泰巴爾迪。今年3月初,奈瑞貝科在斯卡拉扮演《茶花女》中的薇奧列塔,獲得了長達14分鐘的掌聲,如愿以償。?